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命调查报告(3篇)

发布时间:2022-10-23 17:36:01 查看人数:133

大学生生命调查报告

第1篇 有关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报告

本文从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出发,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并为高校大学生有效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加强和谐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机制研究,xx年3月份我们作了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本问卷选取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一年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95份。在被调查的对象中,男生75人,占78.95%,女生20人,占21.05%;机电专业56人,占58.95%,电子商务专业39人,占41.05%。由以上可见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并区分了不同性别和专业结构,使本问卷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生命观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试的基本资料,包括被试的年龄、性别、年级和专业。第二部分是问卷的基本内容。在问卷编制之前笔者先进行了一定的访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此问卷。本问卷共有20个涉及有关生命的问题,包括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否具有生存技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对暴力伤人的态度,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标准等等,能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其中第9题和第20题为多选题,其余为单选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回答。问卷回收后,由笔者逐一对问卷检查,剔出了无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由于本问卷的选取被试较少,可能不能很好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总体情况,但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一些问题。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目前被试大学生的生命观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被试承认在大学实施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76.84%的被试认为在大学中有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6.32%的被试认为无所谓,16.84%的被试认为没有必要,可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生命教育在我国港台地区起步较早,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内地的生命教育还刚刚起步,有关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有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是一片空白。从被试大学生反映的情况看,他们对生命教育有强烈的渴求。

其次,大部分被试对生命有一个比较正确地认识,比较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有85.47%的被试认为生命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可见大部分被试对于生命的看法是正确的。认识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然而仍有7.37%的被试认为生命仅是精神的,3.16%的被试认为生命是物质的,这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差,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对生命认识存在这种偏差,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是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上,10.53%的被试选择经常有,52.53%的被试选择偶尔有,22.11%的被试选择较少有,14.74%的被试选择没有,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是很满意。在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上,有84.21%的被试认为身体健康非常重要,11.58%的被试认为身体健康一般重要,仅有3.16%的人认为身体健康不重要。大学生普遍来说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都比较重视,身体健康是人生命的本钱,重视身体健康说明能够爱惜自己的生命;在心理健康方面,有25.26%的被试认为自己的心理很健康,63.16%的被试认为自己的心理比较健康,仅有5.2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同时7.37%的人表示经常遇到心理问题,66.32%的被试表示偶尔遇到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整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大学生心理脆弱的现实依然存在,我们对这一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大部分被试在学习、生活中承受一定压力,生活状态欠佳。11.58%的被试承认在学习生活中压力非常大,22.10%的被试经常感到压力,53.68%的学生有时会感到压力,12.63%的被试表示基本不会感到压力。在压力的主要来源中,其中58.95%的被试选择就业,42.11%的被试选择人际关系,38.95%的被试选择学业不顺,有35.79%的被试选择情感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就业。在当今社会中竞争非常激烈,有压力并不是一件坏事,有压力才有动力,关键是怎样知道学生将压力转换为动力。从被试对每天生活的地评价看来,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欠佳。62.11%的被试认为自己每天过得生活马马虎虎,12.63%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非常无聊,仅有25.26%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非常地充实。

第四,在对待自杀的态度上,大部分被试都能够有比较正确的态度,但仍有学生存在轻生的念头。30.53%的被试认为完全不理解自杀行为,认为自杀是一种愚蠢的行为,67.37%的被试表示可以理解这种行为,但自己绝对不会自杀。但依然有2.11%的被试认为自杀是一种脱痛苦的方式,或许自己会做,同时有23.16%的被试表示自己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可见从整体上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杀这种行为都有比较理智、比较正确的看法,但依然有人存在错误的认识。在对待死亡问题上,大部分被试都能够正确的态度。13.68%的被试选择害怕死亡,15.79%的被试选择忌讳谈死,但并不害怕,72.63%的被试选择顺其自然,坦然面对。

第五,在与班上及宿舍同学相处关系问题上,大部分被试都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38.95%的被试表示很好,58.95%的被试表示还可以,只有2.11%的被试表示不太好。在同学遇到困难是否给予帮助问题上,大部分被试都能够有比较正确的态度。58.95%的被试表示会主动帮助,40.00%的被试表示视与同学的关系而定,只有1.05%的被试表示不会主动帮助。

第六,在人生的价值标准问题上,存在一定功利化的倾向。51.58%的被试认为人生的价值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多少,10.53%的被试认为是社会地位的多少,9.47%的被试认为是金钱的多少,28.42%的被试表示说不清楚。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功利化的人生价值追求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冲突、困惑等生命困境,不少大学生仿徨、无奈、消沉,感到“活得没意思”。当大学生无法合理排解这种种压力、焦虑、冲突时,便极有可能采取自杀或杀人的方式来寻求解脱。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大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视生命和感恩生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观念,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质。有人认为高校生命教育就是对学生自然生命安全保护的教育。其实不然,高校生命教育主要应是关于人的生存能力、生活体验、生命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质属性。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存教育,要让受教育者掌握生存技能,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第二层次是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社会的幸福生活。第三层次是生命价值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生命教育课程规划,构建生命课程。一方面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专门的高校生命课程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呈现出来,从而引起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落实。另一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内容广泛,单靠几门独立课程很难完成任务,所以还应将高校生命教育渗透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语文、哲学、艺术、体育等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中。这就能使生命教育成为高校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从而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生命教育应是每一个教师在每一门科目中都应融入的内容,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学都能把生命教育融入之中。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建构生命课堂。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对大学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形式来进行的。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机制。第一是加强教学内容创新。以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同时充实丰富的贴近大学生生命发展实际的内容,构建大学生的生命课堂。第二是以生命教育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专题讨论、辩论、演讲、自由发言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生命校园。第一是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精神文化,为大学生的生命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第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歌咏比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书画摄影展、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各种校园社团活动和举办一些关于生命的专题讲座,促进大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人生感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为大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5、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构筑保护生命的立体网络。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爱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合力',使大学生的生命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高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调动高校、家庭和社会的一切力量,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爱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网络系统,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大学生的生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2篇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些年,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颓废消极等事件频繁发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的生命意识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命运,也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和谐,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建设过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亟待提升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上来。对大学生生命意识进行研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形成积极健康、乐观进取的生命态度,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使用的数据来源于 “师范学院生命观状况调查”。该调查的问卷发放及回收在校内进行。调查的抽样方式是在校内随机抽取学生。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由被调查人员自行填写,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收回。本次调查在校内发放问卷8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生命认识,但对生命现象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生命认识,就是让个体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他人的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生命认识是树立科学生命观的基础。要深刻认识生命,必然要对生命起源进行探讨。只有对生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生命的奥妙才能珍惜生命,这是生命认识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学生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生命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调查显示,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100%的大学生认为自我与他人、社会是平等的;对“你对大学生自杀和自残的行为的看法”时,受调查大学生一致认为这是怯懦、无法承受。生活压力的表现。这些调查数据表明:进入成年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洗礼,已对生命有了初步的理解,有了比较正确的生命认识。

对于生命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36%的受调查学生认为父母教育影响最大,而 37%的学生认为生命观的形成在于学校教育,还有 16%的学生认为生命观形成于自己的个人经历,另有 11%的学生认为生命观的形成主要是同伴的感染。由于生命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因人而异。大学生的生命观的形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学生都承认面对伤害动植物的行为时自己没什么感觉,对生命伤痛抱有漠视态度。对“你怎样看待大学生伤害他人现象”,91%的大学生认为是对生命的冷漠和残忍,有 9%的大学生认为没有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是可以理解的。动植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样都是整个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动植物的生命是这样态度,这不是很可怕吗?有 9%的极少数大学生认为伤害他人现象是没有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并且可以理解,这不是更可怕吗?难怪有人遇到一点点矛盾和困难就伤害他人生命或抛弃自己生命。看来,我们的天之骄子对生命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必须加强生命教育,以避免他们以后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大部分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但是少数大学生生命态度消极,感受不到生活乐趣,不能正确面对人生压力,需要重新确立自己的生死观大学生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做多少有意义的事,离不开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那么大学生的生命态度是怎样呢?

调查显示,“你对自己前途的想法”,67%的大学生充满信心,19%的大学生则顺其自然,还有 14%的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理应充满信心,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上报国家,下能对得起父母,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在“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吗”的调查中,只有 59%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而 41%学生认为自己乐趣并不多,这表明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感觉自己的人生并不精彩。“信心比黄金重要”,只有觉得生活充满乐趣,才能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珍惜生命。在随后的压力来源调查中,21%认为是经济问题,42%认为是感情问题,52%认为是家庭因素,而 57%认为是学习因素,63%认为是对前途的担忧,另有 10%认为是社会剧变,13%认为是人际关系。可见,大学生已走上人生新的征程,大部分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可忽视的是有38%还停留在感情困惑阶段,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认识还不够成熟,容易走进感情困惑的死胡同。

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面对激烈的人生竞争,机会稍瞬即逝,我们必须学会调节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新情况。在“面对压力你会以何种方式应对”的问卷中,41%的受调查大学生寻求自己解决,19%寻求发泄,28%会选择求助他人,另有 12%则逃避现实。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积极面对遇到的难题,生命才更有意义,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死亡的态度”调查中,90%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必然的事,10%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很可怕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坚强,也很脆弱,只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三)对生命价值的感知生命价值,简言之,就是活得有意义。对“生命价值”的定义首先是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其次是肯定自己从事的活动的价值,再次是肯定自己之于他人的价值。调查问卷涉及生命价值的项目有:是否自信、对学习生活的评价、朋友关系、生活的主体性等。

是否喜欢自己,是自信的基础。调查显示,67.1%的大学生喜欢自己,23.1%的大学生不置可否,还有9.8%的大学生称“不喜欢自己”。 是否自信,还体现在遭遇挫折时,是否仍能相信自己并愿意努力克服困难。调查结果显示,64.60%的大学生的态度较为积极,认为“没关系,下次会努力做好”, 27.80%的大学生因此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无用”。 人际交往,尤其是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有好朋友,并且好朋友的数量较多,拥有超过10个好朋友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占34.80%,其次是有3一6位好朋友的,占34.40%。而没有好朋友的学生经常产生自杀念头的比率却高达26.10%。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减少大学生自杀几率。生活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是体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重要方面,“自主”指的是自己有决定权,而“主动”则反映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生身心已基本发育成熟,有60.10%的大学生认为“有自己的主见”,但同时也有28.60%的大学生“容易被别人的看法左右”,甚至还有2.80%的大学生“一切听父母的”。

第3篇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报告

有关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加强和谐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机制研究,xx年3月份我们作了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本问卷选取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一年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95份。在被调查的对象中,男生75人,占78.95%,女生20人,占21.05%;机电专业56人,占58.95%,电子商务专业39人,占41.05%。由以上可见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并区分了不同性别和专业结构,使本问卷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生命观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试的基本资料,包括被试的年龄、性别、年级和专业。第二部分是问卷的基本内容。在问卷编制之前笔者先进行了一定的访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此问卷。本问卷共有20个涉及有关生命的问题,包括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否具有生存技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对暴力伤人的态度,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标准等等,能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其中第9题和第20题为多选题,其余为单选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回答。问卷回收后,由笔者逐一对问卷检查,剔出了无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由于本问卷的选取被试较少,可能不能很好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总体情况,但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一些问题。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目前被试大学生的生命观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被试承认在大学实施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76.84%的被试认为在大学中有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6.32%的被试认为无所谓,16.84%的被试认为没有必要,可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生命教育在我国港台地区起步较早,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内地的生命教育还刚刚起步,有关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有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是一片空白。从被试大学生反映的情况看,他们对生命教育有强烈的渴求。

其次,大部分被试对生命有一个比较正确地认识,比较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有85.47%的被试认为生命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可见大部分被试对于生命的看法是正确的。认识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然而仍有7.37%的被试认为生命仅是精神的,3.16%的被试认为生命是物质的,这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差,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对生命认识存在这种偏差,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是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上,10.53%的被试选择经常有,52.53%的被试选择偶尔有,22.11%的被试选择较少有,14.74%的被试选择没有,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是很满意。在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上,有84.21%的被试认为身体健康非常重要,11.58%的被试认为身体健康一般重要,仅有3.16%的人认为身体健康不重要。大学生普遍来说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都比较重视,身体健康是人生命的本钱,重视身体健康说明能够爱惜自己的生命;在心理健康方面,有25.26%的被试认为自己的心理很健康,63.16%的被试认为自己的心理比较健康,仅有5.2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同时7.37%的人表示经常遇到心理问题,66.32%的被试表示偶尔遇到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整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大学生心理脆弱的现实依然存在,我们对这一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大部分被试在学习、生活中承受一定压力,生活状态欠佳。11.58%的被试承认在学习生活中压力非常大,22.10%的被试经常感到压力,53.68%的学生有时会感到压力,12.63%的被试表示基本不会感到压力。在压力的主要来源中,其中58.95%的被试选择就业,42.11%的被试选择人际关系,38.95%的被试选择学业不顺,有35.79%的被试选择情感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就业。在当今社会中竞争非常激烈,有压力并不是一件坏事,有压力才有动力,关键是怎样知道学生将压力转换为动力。从被试对每天生活的地评价看来,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欠佳。62.11%的被试认为自己每天过得生活马马虎虎,12.63%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非常无聊,仅有25.26%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非常地充实。

第四,在对待自杀的态度上,大部分被试都能够有比较正确的态度,但仍有学生存在轻生的念头。30.53%的被试认为完全不理解自杀行为,认为自杀是一种愚蠢的`行为,67.37%的被试表示可以理解这种行为,但自己绝对不会自杀。但依然有2.11%的被试认为自杀是一种脱痛苦的方式,或许自己会做,同时有23.16%的被试表示自己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可见从整体上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杀这种行为都有比较理智、比较正确的看法,但依然有人存在错误的认识。在对待死亡问题上,大部分被试都能够正确的态度。13.68%的被试选择害怕死亡,15.79%的被试选择忌讳谈死,但并不害怕,72.63%的被试选择顺其自然,坦然面对。

第五,在与班上及宿舍同学相处关系问题上,大部分被试都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38.95%的被试表示很好,58.95%的被试表示还可以,只有2.11%的被试表示不太好。在同学遇到困难是否给予帮助问题上,大部分被试都能够有比较正确的态度。58.95%的被试表示会主动帮助,40.00%的被试表示视与同学的关系而定,只有1.05%的被试表示不会主动帮助。

第六,在人生的价值标准问题上,存在一定功利化的倾向。51.58%的被试认为人生的价值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多少,10.53%的被试认为是社会地位的多少,9.47%的被试认为是金钱的多少,28.42%的被试表示说不清楚。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功利化的人生价值追求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冲突、困惑等生命困境,不少大学生仿徨、无奈、消沉,感到“活得没意思”。当大学生无法合理排解这种种压力、焦虑、冲突时,便极有可能采取自杀或杀人的方式来寻求解脱。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大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视生命和感恩生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观念,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质。有人认为高校生命教育就是对学生自然生命安全保护的教育。其实不然,高校生命教育主要应是关于人的生存能力、生活体验、生命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质属性。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存教育,要让受教育者掌握生存技能,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第二层次是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社会的幸福生活。第三层次是生命价值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生命教育课程规划,构建生命课程。一方面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专门的高校生命课程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呈现出来,从而引起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落实。另一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内容广泛,单靠几门独立课程很难完成任务,所以还应将高校生命教育渗透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语文、哲学、艺术、体育等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中。这就能使生命教育成为高校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从而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生命教育应是每一个教师在每一门科目中都应融入的内容,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学都能把生命教育融入之中。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建构生命课堂。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对大学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形式来进行的。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机制。第一是加强教学内容创新。以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同时充实丰富的贴近大学生生命发展实际的内容,构建大学生的生命课堂。第二是以生命教育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专题讨论、辩论、演讲、自由发言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生命校园。第一是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精神文化,为大学生的生命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第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歌咏比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书画摄影展、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各种校园社团活动和举办一些关于生命的专题讲座,促进大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人生感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为大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5、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构筑保护生命的立体网络。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爱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合力',使大学生的生命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高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调动高校、家庭和社会的一切力量,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爱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网络系统,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大学生的生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大学生生命调查报告(3篇)

一、调查背景近些年,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颓废消极等事件频繁发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的生命意识和正确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大学生生命范文

  • 大学生生命调查报告(3篇)
  • 大学生生命调查报告(3篇)133人关注

    一、调查背景近些年,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颓废消极等事件频繁发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的生命意 ...[更多]

  •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3篇)
  •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3篇)90人关注

    本文从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出发,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并为高校大学生有效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