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篇】6月最新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950字
302
三、指导老师
肖汉群
四、实训目的
透过实训,综合复习与巩固成本会计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潜力。加深对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以及核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实训资料
本次实训重点为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综合训练。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实训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方面进行了练习,实训中我基本能够对这些费用进行分配。在材料费用方面,分配费用比较简单,比如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必须的分配方法如按
材料消耗定额或材料定额费用分配,从而计入各产品成本;人工费用方面,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必须的方法如实际工时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制造费用的分配方面,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必须的方法如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是很重要的部分,实训中我们主要用约当产量法,定额成本法和定额费用分配法来做。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综合运用主要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其中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而分批法是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是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思考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超多大批生产,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分步法实际是品种法的多次应用,最难的部分是要成本还原,学习了这些方法后老师带着我们对这些方法分别做了综合训练。
六、实训收获
1.经过一周的实习,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心与细心,每一个过程都是十分的复杂与繁琐,所以必须要细心做事。
2.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成本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
资料,加深了我对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使我对成本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更加熟练,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以前没有学懂的一些东西,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我基本把它们弄懂了,能够说这是对我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深化。
怎么写报告59人觉得有帮助
最近有同学问我关于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怎么写,说实话,这个问题挺常见的,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其实写这种报告说难也不难,但确实得花点心思去琢磨格式和内容。
一开始,得搞清楚实训的目标是什么,这很重要。比如这次实训是为了掌握产品成本核算方法,那报告开头就该把背景交代一下,说说自己实训的主要目的,还有用了哪些方法之类的。这部分内容可以稍微简单些,但别太简略了,至少要让人知道你做了什么。
正文怎么写?
这部分得详细一些。像成本核算这块,肯定要提到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像是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这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据一定要准确,要是算错了,后面分析起来就会很麻烦。而且最好能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都写清楚,这样老师看了也会觉得你认真对待了实训任务。
不过有时候,有些细节可能会被忽略掉。比如说在写到辅助生产部门的时候,可能有人会忘记把间接费用也考虑进去。这种小地方虽然不起眼,但其实挺关键的。另外,记得检查下有没有漏掉什么重要环节,像制造费用的分摊比例这类东西,写的时候千万不能马虎。
至于结果分析,这一步也很重要。不仅要列出最终的成本数据,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比如说通过这次实训,发现了哪些问题,以后在工作中该如何改进之类的。这部分不用写得太长,言之有理就行。
最后别忘了附上一些附件,像原始凭证复印件,表格打印件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不是正文的一部分,但能给你的报告加分不少。尤其是对于成本核算这种需要大量数据支撑的工作来说,有这些资料做支持,会让整个报告显得更加专业。
【第2篇】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格式范文1350字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格式
一、 实习时间:____年7月4日——7月24日
二、 实习地点:科技楼401及校外
三、 实习内容:
1、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2、各种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计算方法
①、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习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七个板块进行了练习。
1、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成本”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2、人工费用方面,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应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的界限,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
3、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 转入费用-转出费用)/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4、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5、废品损失计算,这是一种存在于特殊的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在核算时,将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发生的费用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将受到的赔款和废品残值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然后结转出净损失。
6、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时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企业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数量变化大小、各项费用变化大小和定额管理的基础的好坏,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通常采用的具体方法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在本次实习中,我们采用的是约当产量法,将在产品折合成产成品数量后,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②、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是第二项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其中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其核算程序与上述所列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程序基本相同,而分批法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时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四、 实习总结:经过一周的实习实训,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可以说,成本会计是对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的高度考验,从数字计算到报表输出,再到数字分析,每一个过程都是哪么的复杂与繁琐,所以一定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
怎么写报告96人觉得有帮助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格式怎么写
做成本会计实训报告的时候,得先把目的搞清楚。实训的目的无非就是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理解,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际中去。开头这部分,要简明扼要,别啰嗦太多,但也不能太草率。像一些基本情况介绍,比如实训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这些基本信息,都要写全了,这样看起来才完整。
接着就是具体的实训内容了。这一部分特别重要,因为这是整篇报告的核心。实训的内容得按照步骤来写,从开始准备到具体的操作流程,再到最后的结果分析,每个环节都得交代清楚。比如,在实训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工具软件,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遇到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都要详细记录下来。这里有个小建议,最好能附上一些图表或者数据,这样能让报告更有说服力。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可能会忘了标注数据来源,这一点需要注意。
然后是结果分析。这部分需要结合实训的目标,看看最终达到的效果怎么样。如果发现跟预期有差距,得分析原因,是方法不对还是数据出了问题。这个环节不能马虎,毕竟实训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分析得不够透彻,可能会影响整个报告的质量。有时候写到这里,可能会忘记检查一下前面的数据是否正确引用,这种细节问题很容易被忽略。
最后就是结论部分。结论不能太笼统,得具体点。可以总结一下实训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另外,还可以提一些建议,比如针对实训中发现的问题,以后应该如何改进。这里有个小问题,有时候会不小心漏掉关键信息,导致结论显得单薄,这一点要多留意。
总体来说,成本会计实训报告的重点在于真实性和完整性。数据要准确,分析要深入,结论要明确。写报告的时候,心态要平和,别急着下结论,多花点时间去核实每一个细节。当然,写报告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为了真正学到东西,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
【第3篇】2025年成本会计实训报告3000字范文2650字
为了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开设了成本会计实训课程。
一、 实训目的: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成本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综训希望我们都能够对会计有一个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具有实际的动手能力,更能懂得会计作账的基本流程。
二、 实训内容及其大概过程:
l 实训内容
1.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训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训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七个板块进行了练习。
a、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成本”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b、人工费用方面。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
c、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训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这里用的方法相对来说难度比前面的大,不过最重要的是求分配率。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 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d、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e、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时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企业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数量变化大小、各项费用变化大小和定额管理的基础的好坏,选择使当地分配方法。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采用的时约当产量法,将在产品折合成产成品数量后,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2. 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综合训练。
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时第二项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其中品种法时最基本的方法,其核算程序与上述所列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程序基本相同。而分批法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是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分步法是最难的,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分步法实际是品种法的多次应用,最难的部分是要成本还原,学习了这些方法后老师带着我们对这些方法分别做了综合训练。
l 基本过程
1、熟悉资料,设置各种帐簿,登记起初余额。
2、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并附上原始凭证。
3、根据凭证登记帐簿。
4、结帐、对帐。
5、装订、整理实训资料,上交实训作业。
三、 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1、在刚开始的开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时,我有的忘了登记期初余额,导致返工现象的发生,想想要是能细心一点就不用做重复的工作了。
2、由于自己不够细心,有时会看错数字或是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在费用分配和结转时,更是一步都不能出一丁点错误,出一点错误可能会导致以后工作的效率为0。
3、在分配生产费用时,由于分配率所保留的小数位数与老师有所差异,导致后面算得结果有微小的差数。刚开始犹豫想改,可是如果改又很麻烦。涂来涂去也影响凭证整洁。所以纠结了好久,其实这微差并不影响做题。这让我体会到有些东西不一定要和老师一模一样,如果太刻意的追求一样的,反而会浪费更多时间。
4、在实训过程中,为了避免做错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基本每笔业务都会与同学老师校对,但实际工作中还须自己编制会计分录,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还得加强练习。
5、关于一笔分录用多张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的黏贴。刚开始都习惯性地把原始凭证黏贴在第一张记账凭证后面,然后再之后的其他记账凭证后面附原始凭证几张处写上“见记x号”。后来才发现一直理所当然的做法竟然是错的。经过老师讲说后才明白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原始凭证黏贴在所属的最后一张记账凭证上。而在第一张记账凭证写上附原始凭证几张,中间其他记账凭证不需填写附几张原始凭证。
6、发现上面那个错误后,只好把已经包角好了的那份记账凭证拆开。重新来过。这导致又白白浪费了时间。体会:以后一定要弄清楚再下手。还有要去把所欠缺的知识补一补。
7、在算费用分配的时候,对 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不能很清晰地判别。要通过问老师同学还有多看书才能灵活运用。
四、 实训心得体会:
有人说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 一份耐心 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通过实训,我也真切地了解了什么是会计。
1、经过一学期的实训,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可以说,它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每一个过程都是非常的复杂与繁琐,所以一定要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
2、经过实训,使我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成本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加深了对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但是,鉴于鄙人才疏学浅,认识上有许多不足,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仍需加强训练,并投入更多的实践。
3、在综合实训期间我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说在做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时就让我犯难了,直接分配法是最简单的,最难的是交互分配法,刚做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下笔,因为平时没学好,听老师说又觉得太空洞了,但是自从自己慢慢的看书,自己慢慢摸索,我才知道了什么时候该对外分配,什么时候不计向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通过综训我就弄明白了,这也使我明白了一件事,理论必须要与实际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怎么写报告45人觉得有帮助
关于2025年成本会计实训报告的撰写,这确实是个细致活儿。实训报告一般得包含一些关键点,比如背景介绍、实训目标、具体步骤、结果分析什么的。先说背景,背景这部分主要就是把实训的大环境交代清楚,像企业规模、行业特点这些都要涵盖进去,但别忘了加上实训单位的特殊性,这样能让报告显得更真实。要是背景描述得模糊不清,后面的内容可能会缺乏根基。
实训目标这部分不能太笼统,得明确列出希望通过实训达到的具体目的,比如说掌握某项技能或者解决某个问题。目标设定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数量不宜太多,两三条就够了,多了反而会分散注意力。不过有时候可能会因为急于求成,把目标定得过于复杂,这样反而会让后续的工作难以聚焦。
接着是具体步骤,这部分得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实训的操作流程。每个步骤都要尽量具体,最好能附上相关的数据表格或者图表,这样既直观又能增加说服力。不过在记录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遗漏某些细节的情况,这就需要反复核对资料了。
结果分析是报告的核心部分,这里得对实训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剖析。分析时可以采用对比法,将实训前后的数据进行比对,找出变化趋势。如果发现某些指标没有达到预期,那就要好好想想原因了。这里有个小问题需要注意,有些人在分析时喜欢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虽然显示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但也会让读者感到困惑。
小编友情提醒:
实训报告的结尾不是简单的结束,而是对整个实训过程的一个反思。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次实训中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当然,写这部分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思绪混乱而写得啰嗦,这时候就需要冷静下来重新梳理思路了。
【第4篇】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1700字
时间:____年9月23--27日
地点:4408教室
实习目的: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内容及过程:本次实习共三项内容:
1、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2、各种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计算方法
3、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
一、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习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七个板块进行了练习。
1、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成本”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如表1-4铸造车间对煤进行的分配和表1-5组装车间对304进行的分配。
2、人工费用方面,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应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的界限,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如表2-14中,按生产工时将工资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
3、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 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4、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5、废品损失计算,这是一种非常规的,存在于特殊的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在核算时,将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发生的费用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将受到的赔款和废品残值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然后结转出净损失。
7、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时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企业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数量变化大小、各项费用变化大小和定额管理的基础的好坏,选择使当地分配方法。在本次实习中,我们采用的时约当产量法,将在产品折合成产成品数量后,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时第二项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其中品种法时最基本的方法,其核算程序与上述所列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程序基本相同;而分批法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时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三、第三项内容是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这是一项将报表数据转化成有用信息,帮助使用人改善决策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分析程序,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在本次实习中,采用的是比较分析法,通过本期与上期、本期与上年同期、本期与历史先进水平相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从而制定出降低成本和费用的、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良策。
心得体会:
1、经过一周的实习实训,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可以说,成本会计是对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的高度考验,从数字计算到报表输出,再到数字分析,每一个过程都是哪么的复杂与繁琐,所以一定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
2、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周紧张的实习,使我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现代成本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加深了对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更加熟练,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鉴于鄙人才疏学浅,认识上有许多不足,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仍需加强训练,并投入更多的实践。
怎么写报告14人觉得有帮助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该怎么写?这得从几个方面着手,先把实训的目的和背景说清楚,这样能让人明白为什么要搞这个实训。成本会计,主要是核算产品成本的,所以开头这部分最好把公司的生产流程简单描述一下,比如原材料进厂,生产环节有哪些,还有最后成品入库之类的,这样能让报告看起来更有条理。
接着就是记录实训的具体内容了。这一部分要详细,比如实训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成本计算方法,像直接法、交互分配法什么的,还有成本报表的编制过程。记得要把每个步骤都写明,尤其是那些复杂的计算过程,最好列个表格,这样直观,别人也容易看懂。
不过有时候可能会有些小疏漏,比如在写某项成本明细的时候,可能不小心把数字写错了,但回头检查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劲,这就得重新核对一遍。这种地方虽然不算大事,但确实会让整个报告显得不够严谨,所以写的时候一定要细心。
实训报告里的数据分析也很关键。成本控制是成本会计的重要内容,所以分析的时候得结合实际情况,看看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存在哪些问题,比如原材料浪费,生产效率不高之类的情况。然后提出改进措施,比如优化生产工艺,加强员工培训什么的,这样不仅能让报告更有说服力,还能给公司带来实际的帮助。
书写注意事项:
实训报告的格式也不能忽视。标题要醒目,正文排版要整齐,页码也要标好,这些细节虽然不起眼,但直接影响到报告的整体观感。要是格式乱七八糟的,即使内容再好,也会给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小编友情提醒:
别忘了附上一些相关的原始资料,像成本核算单据、成本报表之类的。这些东西虽然不是报告的核心内容,但能为报告增加可信度,也能方便别人核实数据。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资料最好整理成电子版,打印出来的话可能会占地方,而且查找起来也不方便。
【第5篇】成本会计实训报告书范文6050字
一、 实训目的: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成本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综训希望我们都能够对会计有一个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具有实际的动手能力,更能懂得会计作账的基本流程。
二、 实训内容及其大概过程:
l 实训内容
1.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训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训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七个板块进行了练习。
a、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成本”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b、人工费用方面。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
c、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训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这里用的方法相对来说难度比前面的大,不过最重要的是求分配率。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 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d、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e、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时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企业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数量变化大小、各项费用变化大小和定额管理的基础的好坏,选择使当地分配方法。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采用的时约当产量法,将在产品折合成产成品数量后,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2. 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综合训练。
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时第二项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其中品种法时最基本的方法,其核算程序与上述所列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程序基本相同。而分批法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是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分步法是最难的,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分步法实际是品种法的多次应用,最难的部分是要成本还原,学习了这些方法后老师带着我们对这些方法分别做了综合训练。
l 基本过程
1、熟悉资料,设置各种帐簿,登记起初余额。
2、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并附上原始凭证。
3、根据凭证登记帐簿。
4、结帐、对帐。
5、装订、整理实训资料,上交实训作业。
三、 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1、在刚开始的开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时,我有的忘了登记期初余额,导致返工现象的发生,想想要是能细心一点就不用做重复的工作了。
2、由于自己不够细心,有时会看错数字或是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在费用分配和结转时,更是一步都不能出一丁点错误,出一点错误可能会导致以后工作的效率为0。
3、在分配生产费用时,由于分配率所保留的小数位数与老师有所差异,导致后面算得结果有微小的差数。刚开始犹豫想改,可是如果改又很麻烦。涂来涂去也影响凭证整洁。所以纠结了好久,其实这微差并不影响做题。这让我体会到有些东西不一定要和老师一模一样,如果太刻意的追求一样的,反而会浪费更多时间。
4、在实训过程中,为了避免做错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基本每笔业务都会与同学老师校对,但实际工作中还须自己编制会计分录,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还得加强练习。
5、关于一笔分录用多张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的黏贴。刚开始都习惯性地把原始凭证黏贴在第一张记账凭证后面,然后再之后的其他记账凭证后面附原始凭证几张处写上“见记x号”。后来才发现一直理所当然的做法竟然是错的。经过老师讲说后才明白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原始凭证黏贴在所属的最后一张记账凭证上。而在第一张记账凭证写上附原始凭证几张,中间其他记账凭证不需填写附几张原始凭证。
6、发现上面那个错误后,只好把已经包角好了的那份记账凭证拆开。重新来过。这导致又白白浪费了时间。体会:以后一定要弄清楚再下手。还有要去把所欠缺的知识补一补。
7、在算费用分配的时候,对 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不能很清晰地判别。要通过问老师同学还有多看书才能灵活运用。
四、 实训心得体会:
有人说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 一份耐心 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通过实训,我也真切地了解了什么是会计。
1、经过一学期的实训,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可以说,它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每一个过程都是非常的复杂与繁琐,所以一定要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
2、经过实训,使我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成本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加深了对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但是,鉴于鄙人才疏学浅,认识上有许多不足,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仍需加强训练,并投入更多的实践。
3、在综合实训期间我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说在做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时就让我犯难了,直接分配法是最简单的,最难的是交互分配法,刚做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下笔,因为平时没学好,听老师说又觉得太空洞了,但是自从自己慢慢的看书,自己慢慢摸索,我才知道了什么时候该对外分配,什么时候不计向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通过综训我就弄明白了,这也使我明白了一件事,理论必须要与实际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怎么写报告20人觉得有帮助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书怎么写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书其实并不复杂,但得花点心思去琢磨。一开始,要把实训的目的写清楚,这就像说清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一样。开头部分最好能简明扼要地表明实训的主要目标,比如是为了熟悉成本核算流程还是为了掌握一些具体的软件操作。这部分文字要是太啰嗦反而不好,让人看了摸不清重点。
接着就是描述实训的过程了。这里头要特别注意,不能光是流水账似的把每天干了什么记下来。最好是结合实训的具体情况,把涉及的成本核算步骤给梳理出来,像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之类的怎么算,用到了哪些方法,比如标准成本法或者作业成本法,这些都得交代清楚。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容易漏掉关键点,像是某一步骤的重要细节没提,这就有点遗憾了。
接下来就是分析实训结果的部分。这一块儿很重要,需要把实训中遇到的问题找出来,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在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发现某个环节的数据不太准确,是怎么查出来的,又是怎么修正的。这里头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专业术语,像“成本差异分析”这样的词,显得比较专业。不过有时候会不小心用错词,像是把“成本差异”写成“成本差别”,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总觉得不那么严谨。
最后就是心得体会,不过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心得,而是结合实训的实际成果来说。可以谈谈通过这次实训学到了什么,以后工作里边怎么用得上这些知识。当然,这部分要是写得太长就没必要了,三言两语就行。有时候写到这儿可能会忘记前面提到的一些重要内容,回头一看才发现漏了,这种时候就得赶紧补上。
整个报告书的格式也很关键,字体大小、行间距这些都要统一,不然看起来乱七八糟的。还有就是数字部分一定要仔细核对,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就会导致后面的结果全盘皆输。实训报告书,最重要的还是真实性和准确性,千万别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内容本身的质量。
【第6篇】关于会计的实习报告:成本会计实训范文1200字
这篇关于关于会计的实习报告:成本会计实训总结,是实习报告编辑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会计的实习报告:成本会计实训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两周的实训时间就过了,在过去的两周内我在廊坊市卓越检测公司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训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切身实践,不但使我体会到了将会计理论实际应用于会计实务操作中的重要性,更令我学会了一些如何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道理。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践,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纸上谈兵,思维的认识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我们对会计知识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我们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其极大地限制了我们会计知识水平的提高。虽然我们已经历了会计模拟实验的磨砺,但那毕竟只是个虚拟的业务处理程序,其与实际的业务操作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是会计模拟实验所替代不了的,是要我们“走出去”才能学到的。
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为我们的实际执业注明框架、指明方向、提供相应的方法论,真正的执业技巧是要我们从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慢慢汲取的。而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不可纯粹地“以本为本”,而应在遵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地加以修改。这就将从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原则性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如课本上及会计模拟实验中都要求将记帐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帐凭证三类凭证,但我所在的卓越公司就根据自身业务相对简单的特点考虑,而将三类记帐凭证都统一为一种类型的记帐凭证。
更重要的是,我在此次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与便捷性。由于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电算化理论的普及,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已采用电算化记帐。这就要求我们能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很好地相结合起来,一旦熟练掌握了会计的电算化技术,那将大大地简化会计帐目的处理程序,从而最终将会计人员从烦琐的手工记帐工作中解放出来。只要企业实现了电算化,企业的会计人员只需将每笔业务的相应会计分录输入电脑之中,之后电脑便会自动生成记帐凭证、明细帐、总帐以及报表会计资料,从而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
在此期间,我还粗略地了解了公司的会计组织的设置情况,让我切身了解到企业会计部门是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及会计职权适当分离的,这一点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算得上是至关重要的,且是必须牢抓的。
限于时间的不足,我只在该公司实习了短短的十天。虽说时间很短,但其中的每一天都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它不但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一些会计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更让我学到了很多之前在课堂上所根本没法学到的东西,这对于我的学业,乃至我以后人生的影响无疑都是极其深远的。
怎么写报告64人觉得有帮助
关于会计的实习报告:成本会计实训怎么写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能帮助我们熟悉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流程,了解账务处理的实际操作。写好这类报告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大家分享一些写作技巧。
刚开始接触成本会计实训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无从下手。其实,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实训的目标和内容。比如,这次实训主要是为了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在写报告时,应该先把实训的基本情况概述一下,比如实训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基本信息,这样能让读者对整个实训有个大概的了解。
接下来就是重点部分了,也就是实训的具体步骤和结果分析。这部分一定要详细记录,不能马虎。记得有一次我做实训时,因为粗心大意,把某项费用的金额记错了,导致最后计算出来的成本数据偏差很大。后来才发现是因为在汇总时漏掉了一张凭证,当时真是懊恼不已。所以大家在记录数据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对,确保每一个数字都准确无误。
除了记录数据,还要学会分析数据背后的意义。比如,在分析产品成本构成时,不仅要列出各项费用的比例,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如果发现某些费用占比过高,就需要思考如何通过优化管理降低成本。这个环节特别考验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时候可能得反复推敲才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写报告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为了验证某个结论,可能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甚至请教老师或者同事。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弄清楚一个复杂的公式,我翻遍了书本也没搞明白,最后还是靠一位资深会计师傅指点才豁然开朗。所以,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多向别人请教总是没错的。
最后就是整理报告了。报告的格式也很重要,一般来说要包含标题、摘要、正文和附录几个部分。标题要简明扼要,能概括主要内容;摘要则是对全文的浓缩,最好控制在一页纸以内;正文部分按照逻辑顺序展开,条理清晰;附录则用来补充一些必要的图表或者原始数据。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实质内容,毕竟报告的核心还是在于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第7篇】2025关于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1900字
____关于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
一、模拟实训目的:
1、通过对企业会计模拟实训的操作,系统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从而加强对所学会计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
2、实训的内容涵盖了会计操作的全部基本技能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从日常会计核算、成本计算到编制会计报告、年终结账。
3、全部实训突出综合性、完整性、超前性、和系统性。以一个模拟企业的特定会计期间为范围,将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股份制企业为背景,将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前瞻性与市场经济的变化相配套,开阔视野,增进理学生对社会、企业的了解和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从事财会工作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二、模拟实训的主要内容:
以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运用会计工作中的证、账等对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账薄建立和月初余额的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各种账薄的登记、对账、结账等。
三、模拟实训要求:
1、根据 ____年1月1日和 ____年12月31日的有关帐户余额建账。
2、分析 ____年12月份的经济业务并填写部分原始凭证。
3、依据各项经济业务的有关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4、根据记账凭证有关的日记账和明细账分类账户。
5、每旬汇总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
6、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帐户。
7、月终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
8、年终结算本年利润并进行利润分配。
四、实训的基本流程:
1)填制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
3)填制科目汇总表
4)根据科目汇总表填总分类帐
5)根据记帐凭证填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
五、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 会计政策
会计实训模拟期间为____年12月5日到____年12月31日 ,很多科目和凭证都是在旧会计政策下设置的,这就对新旧会计政策的掌握有更高的要求。
2、 刚开始,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很多原始凭证都不知道具体表达了哪些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很快的熟练起来。
3、 很多原始凭证所涉及的内容不知道具体计入哪些帐户下,即对会计分录不能和原始凭证的内容对应起来。以至于每做一笔业务就得翻好半天书。同学互助在此时得以体现。
4、成本结转是比较难缠的一块,由于财务管理专业还没有涉及到成本会计,所以做起来比较难。
六、实习心得:
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做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多星期的实训是在我们充实、奋斗的过程中完成的,记得实训的开始是那样的忙碌和疲惫,甚至是不知所措,因为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结合能力没有很快的结合与适应,只能依靠老师的引导和帮助,现在的我们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基本会计人员了。学校实训的目的就是要加强我们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意识的提高,实训就是我们适应社会工作的垫脚石!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所以我就没有去研究过,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有点无知,虽然现在去看依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一点是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另外一点,也是在每次实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能给我们这些的多的实训课,以便我们能不断地查漏补缺,这样更能帮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这门课,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训,我们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我们这次实训是综合性训练,既是主管会计、审核、出纳,又是其他原始凭证的填制人,克服了分岗实习工作不到位的不完整、不系统现象。加深理解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所有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运用,了解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熟练掌握了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
____关于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尽在。
怎么写报告23人觉得有帮助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怎么写?这事说起来挺复杂,但也不是特别难。先得搞清楚实训的目标是什么,是学成本核算方法,还是熟悉账务处理流程?要是目标模糊不清,写出来的报告肯定没重点。
实训前得做好准备,比如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成本构成什么的。不过有时候资料可能不全,这就需要多问老师或者同学,别光靠自己瞎琢磨。有一次我做实训时,就因为没搞清某道工序的成本归集方式,结果报表数据出了点偏差,好在后来发现及时改了。
开始写报告的时候,先列个提纲,把实训的主要步骤都写出来。像材料费用分配,人工费用归集,制造费用分摊,这些都是关键环节。记得要把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写清楚,特别是那些计算公式,用文字描述就行,别直接抄书上的公式,那样显得没诚意。
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得写进去。比如某个环节的数据老是对不上,是怎么解决的?用了什么办法?这个很重要,能体现你的动手能力。不过当时有个同学写报告时,就把问题描述得很模糊,只说是“数据问题”,结果被老师批了,说这样写等于没写。
报告里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不然会影响整个分析的结果。我见过有人因为抄错一个数字,导致后续的分析全错了。所以写完后最好再检查一遍,特别是那些涉及金额的部分。但有时候人一忙起来,就会忽略细节,像上次我就因为粗心,把“累计折旧”写成了“累计摊销”,还好后来发现及时改正了。
小编友情提醒:
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表达,尽量简洁明了。别用太复杂的句子,也别堆砌专业术语,除非是必要的情况。有时候话说得太绕,反而让人看不懂。不过有时候为了显得专业,有些人会故意用一些晦涩的词,这其实没必要,只要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
【第8篇】成本会计实训实验报告范文2400字
一、 实验目的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实际训练与模拟,很难提高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训课程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模拟各种类型的企业的经营环境,全面的练习成本会计中各种成本核算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成本会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全面地理解制造企业中成本核算的这个流程,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 实验要求
(1)在实验操作中,充分地理解现实成本的含义,能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及管理要求,严格遵循成本列支范围,正确选择成本核算方法,并能客观地描述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
(2)进行生产费用的审核、归集和分配,归集审核无误的生产费用,编制各种分配表,对于各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单的对应成本项目,对于生产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费用和其他间接费用,归集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单的对应成本项目。
(3)填写所需要记载的记账凭证时,一律使用黑色钢笔,红色墨水笔只能在规定的情况下使用。文字或数字书写要规范、清晰,发生错账必须使用正确的改正方法,不得刮、补、填、涂。
(4)每一次实训过后,按照规定编写实验报告,并上交保存。
(5)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性,分配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由此产生的尾差一律计入表格中最后一个承担着。
三、 主要仪器设备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分配表、明细表、计算单、草稿纸、计算器、签字笔、铅笔、计算机、excel软件等。
四、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
品种法主要数据:
(1)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其中:基本成产成本分配率=24000/38400=0.625。
(2)编制人工费用分配表,其中:基本成产成本的计件工资的分配率=计件工资总计/投产量总计=40078/1225=32.72。
(3)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其中:基本成产成本的数量度数(分配率)=基本成产成本的金额总数/成产总工时=24500/17500=1.4。
(4)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其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待分配费用的对外分配:供水车间=114000 10192.5-8140=116052.5元;运输车间=101925 8140-10192.5=99872.5元。
(5)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其中:x产品的原材料分配率=58175/[(350 150)*30]=3.88;燃料及动力分配率=12700/(500*30)=0.85;人工费用分配率=28040/[(350 150*60%)*20]=3.19;制造费用分配率=179590/[(350 150*60%)*20]=70.41。
分批法主要数据:
(1)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率=3400/20000=0.17
(2)职工薪酬的分配:发电机分配率=22340/16000=0.139;
(3)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350 2360 4830 59413.2 28680=118833.2元,共供应劳务数量=生产车间耗用 管理部门耗用=3800 700=4500,则分配率=118833.2/4500=26.41,所以生产车间应分配的金额=100358元,管理部门应分配的金额=18475.2元。
(4)制造费用=2950 53080 6880 30399.6 41360 100358=235027.6元,因此该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率=235027.6/20000=11.75138。
分步法主要数据:
(1)生铁的成本差异率=[3200 (1020-1000)*80]/(4000 1000*80)=4%
钢材的成本差异率={-2000 {[40*1934 8000*(1-7%)]/40-2000}*40}/(60000 2000*40)=2%
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300 (196.3-200)*200]/(2000 200*200)=1%
(2)铸造车间直接工资费用分配率=66500/5000=13.3;机加工车间直接工资费用分配率=98300/6000=16.38;
(3)铸造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43831/5000=8.77;机加工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66817/6000=11.14;装配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32922/8000=4.12
(4)铸造车间普通车床:直接材料约当产量=50 10 5 2=67;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约当产量=50 5 2 10*50%=62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主要数据:
(1)甲产品:按计划产量计算总成本上年=计划产量*上年单位成本=1200*370=444000;按计划产量计算总成本计划=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1200*345=414000;同理可得,实际=1200*346=415200。
(2)计划的降低额=上年计划产量的总成本-计划时计划产量的总成本=444000-414000=30000;计划降低率=降低额/上年计划产量的总成本=30000/444000=6.8%。
(3)可比产品的实际脱离计划降低额=实际相对上年降低额-计划相对上年降低额=73200-129050=-55850;实际脱离计划的降低率=实际相对上年的降低率-计划相对上年的降低率=3.34%-6.24%=-2.9%。
五、心得体会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成本会计实训课,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庞大、复杂而繁琐的工作,从开始设立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计算并填写各种费用分配表,到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直至最后结转产成品成本,这整个过程十分的考验一个人的耐心与细心。也正是踏实做好了这些步骤,我对各种不同企业中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才有了一定的了解,才懂得了成本费用在整个产品之间的分配。
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在首次参与成本会计的手工实操时,会感觉到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难以运用于实践,面对众多的费用分配表会不知所措,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我们第一次参与实操的是一家制造类企业——华美股份有限公司,在基本了解该企业的基本资料后,根据其单步骤生产的生产工艺特点和其管理要求,成本的核算方法确定为品种法。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学会了根据企业的领料单、原始凭证填写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表、领料凭证汇总表,会通过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计件工资分配率而填制材料费用分配表、人工费用分配表,会根据各部门用电资料,采用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也懂得了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而分配折旧费用。然而,在编制好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后,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的计算就变得简单很多,后续工作迎刃而解。
不仅如此,后来我还踏实完成了神龙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产成品分批法、中兴机电有限公司的平行结转分步法等成本核算实操,直至最后了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完成整个成本核算实操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疑惑、困难,例如:不懂得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有些基本数据计算不准确导致后续工作白做等等。“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意识到要在实践工作总结经验,从而加深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自行将以前没有学懂的知识弄懂,使自己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为将来的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怎么写报告84人觉得有帮助
成本会计实训实验报告怎么写
成本会计实训实验报告的撰写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刚接触这个领域的同学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复杂。不过,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写好这类报告并不是难事。
在开始写报告前,首先要明确这次实训的目标是什么。比如,是为了了解生产成本核算流程,还是为了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目标明确了,接下来就是收集相关数据了。实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表格、单据都是重要的原始资料,这些都需要整理好,确保没有遗漏。有时候,由于时间紧迫,可能会忘记核对某些细节,这就可能导致后续分析出现问题。
接着,就要进入报告正文部分了。这部分通常包括背景介绍、方法描述、结果展示和讨论几个环节。背景介绍可以简略提及一下公司背景或者实训的大致情况,让读者有个大概了解。方法描述则需要详细写出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成本核算,比如直接法、顺序分配法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到一些专业术语,最好能给出简单的解释,方便不太熟悉的人理解。
结果展示是整个报告的核心,这部分要清晰地呈现计算出来的各项成本数据。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把关键的数据罗列出来,并且标明单位。当然,仅仅列出数字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用柱状图显示不同部门的成本占比,这样会更加生动形象。
讨论部分则是对结果进行分析,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存在不足之处。这一块儿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来写,不必拘泥于固定格式。比如,发现某个环节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就可以提出改进措施。不过,有时候因为经验不足,提出的建议可能显得比较浅显,但这并不影响报告的整体质量。
书写注意事项:
报告的格式也很重要。标题、页眉页脚、字体大小等都要符合要求。有些时候,大家可能会忽略这些细节,觉得只要内容没问题就行。但实际上,一个整洁美观的报告会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小编友情提醒:
别忘了检查一遍报告。检查的时候,除了看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外,还要特别留意数字有没有算错。有时候,一个小数点的位置错了,就会影响整道题的得分。所以,花点时间仔细核对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有时候忙起来可能会忽略这一点,但这是必须克服的问题。












